|
|
| 乐视汽车换帅引热议 人事动荡折射经营困境 |
| 研究机构: |
通信信息报 |
发布时间: |
2017-03-30 09:04:32 |
| 作者: |
游寰臻 |
所属行业: |
|
|
|
日前,乐视方面又在业内投下一枚重磅“炸弹”,乐视超级汽车联合创始人、全球副董事长、中国及亚太区CEO丁磊正式辞职。从亚足联因乐视体育拖欠到期付款,而宣告终止与乐视的转播合同,到被爆出印度子公司将裁撤超八成人员甚至退出印度市场,乐视近期负面消息不断。从视频起家,到涉猎汽车并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帝国,乐视最终难以继续前行,是单纯资金困境,还是其定位出现问题? 从“谣言”到“现实” 在丁磊加盟乐视汽车仅一年半的时间里,业内便多次传出“离职”消息,每次都被丁磊正面反驳。3月20日,乐视汽车的联合创始人丁磊在微博上发布了“离职声明”: “我由于个人身体健康原因,经过慎重的考虑和与乐视创始人贾跃亭先生的充分沟通,决定不再担任乐视超级汽车全球副董事长、中国及亚太区CEO等职务。” 科班出身的丁磊最终选择离开,无疑对乐视汽车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丁磊作为国内汽车领域的顶尖管理人才,在汽车行业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然而,当时的乐视汽车,在业内来看除了发布会、生态、烧钱外,似乎很难给人一种信服的观念,直至丁磊的加盟,才让外界对于乐视汽车的看法有了实质性的转变。 在丁磊声明退出乐视汽车同时,乐视任命和丁磊同是上汽出身的原上汽副总裁、乐视超级汽车(中国)总裁兼COO张海亮出任乐视超级汽车全球CEO,还任命原上汽大众技术中心执行总监牛胜福担任乐视超级汽车中国首席技术官。 乐视深陷负面泥潭 无独有偶,乐视体育方面也传出高管离职的消息。据悉,原COO于航已从乐视体育离职,乐视任命高峻为乐视体育COO。业内人士表示,此番于航离职的背后,可能与乐视体育提出的精细化运营有关,即随着公司开始追求盈利,原来亏损或不赚钱的业务逐渐被边缘化。 实际上,在今年年初便传出,乐视体育因拖欠到期付款,而被亚足联宣告终止与其的转播合同。在中超联赛开赛前夕,乐视体育失去对对其的转播权。 不难发现,乐视近期负面消息不断。有消息称,其或退出印度市场,乐视随后出面否定;北京时间“财镜”栏目称乐视金融平台尊享理财乐享其成系列产品涉嫌“变相自融”、资金池等多项违规,乐视随后回应称报道失实;在2016年11月,乐视被曝拖欠供应商高达百亿元的货款。 而在一系列负面事件的影响下,乐视网股价在今年创出17个月以来盘中新低。 乐视帝国该何去何从? 频发的人事变动,以及负面消息不断,使得人们再次对这家以互联网视频起家的公司未来产生怀疑。从视频到手机、电视,再到汽车,乐视一步步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帝国,但最终无法继续前行,乐视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一方面,由于乐视涉猎方面太多,无法掌握核心竞争力。在众多领域当中,就连表现相对较好的智能电视也难实现盈利,与手机业务一样一直处于让利圈会员的状态。另一方面,资金仍是乐视最大的掣肘,尤其是在乐视涉猎汽车领域之后。在今年1月,贾跃亭曾经表示,乐视造车至少需要400到500亿元的投资,“再获得100亿资金就能保证法拉第未来的FF91大规模量产”。 可以说,对于乐视而言,当下已经到了决定企业存亡的关头,那么面对如此紧张局面,乐视要如何力挽狂澜呢? 业界普遍认为,乐视除了要重新审视业务,还要做好项目评估和投资管理,不在无谓的公司或项目上浪费财力。除此之外,就是乐视对于旗下各细分领域的定位,要实事求是评估技术、市场与前景。
|
|
| |
 |
|
|
|